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教育热点 -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各学科 不单独设课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各学科 不单独设课

来源:学林网      发布人:****      发稿日期:2021-08-2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什么、进多少、如何进?

8月24日,在教育部召开的2021教育金秋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湘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指南》明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材的总体要求分解到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不单独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不增加学生学负担。

关于“进什么”的问题,沈湘指出,《指南》从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增强社会关爱、提升人格修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育人目标出发,遴选相关素材内容和载体形式,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坚持育人导向,明确每一个素材的育人立意指向。

关于“进多少”的问题,《指南》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面融入各学科课程教材,明确各学段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的基础要求,并适当拓展,适量适中,不单独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不增加学生学负担。

关于“如何进”的问题,《指南》结合学科特点整体设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材的总体要求分解到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各学段的育人立意、内容主题和载体形式各有侧重,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以成人。各学科从自身特点出发,发挥各自优势,彼此协同配合,形成有机整体,共同完成“进”的任务。

来源:澎湃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除非来源注明学林网,否则内容均为网络转载及整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出,仅供个人交流学习使用。如本站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2023初级会计师